车险在各产险中是重要的一种,而且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车险的市场前景也是各保险公司关注的焦点。因此尽快让车险的保险过程e化是车险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1999年3月,在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的领导下,由各家保险公司(太保、人保、平保、华安、华泰、民泰等)参与的机动车辆智能保险证(也称机动车辆IC卡)项目组正式启动,该年11月先后在深圳、上海、江苏、厦门等地陆续发行,发行2年后,目前基本停止发放。从整个使用过程的效果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来看,机动车辆IC卡是个并不成功的项目。从保险客户在填写投保单随人因素时的抵触情绪,到IC卡得不到妥善保存,以及保险公司承报手续的烦琐,这些现实都阻碍了IC卡的成功实施。就人民保险深圳分公司一家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投入该项目的费用就已经超过430万元之多,使每笔车险保单的费用增长了10多倍。但是为何这一项目得不到成功地实施呢?笔者作为该项目组的成员对该项目的实施以及结果提出了一些思考。
项目启动的初衷
一开始保监会在深圳市场启动IC卡的目的在于有效监管机动车辆市场,监督的内容主要针对机动车辆承保费率、车辆属性的批改、车辆理赔情况、肇事违章记录等,为今后费率市场化做准备,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其实大家清楚实现这些方面的功能并非必须使用IC卡才能达到的,而应该通过规范和监督各公司计算机业务数据系统和业务操作规程就可以达到。
随着项目的深入,项目组开始认为启动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加入随人因素,以便为不久费率放开提供统计数据基础,并为将来保单无纸化做准备,笔者认为当时的环境来看实现这样的目的为时尚早。从这个项目的全过程来看,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IC卡类型的确定
根据技术小组对数据的规整、编码等测算出公共信息部分在1.5K左右,人保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结合上述设想可能需要的自有信息决定使用4K的CPU 卡,芯片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卡的生产、封装经保监会认定统一由深圳明华澳汉公司制造,价格在16元/张左右。
Cpu 卡和Memory 卡的区别在于:前者安全性好,对各信息的存放可以像存贮文件一样比较自由,它通过定义文件数据链表、文件头和文件长度等来自由确定文件的位置及大小,但文件定义时所占的无用字节较多;而Memory卡安全性差,它是在卡里机械地放入数据,通过绝对地址和偏移量的堆栈处理方法来实现数据存贮的,因此一旦某一部份调整大小,那么它之后的所有字节将重新排序,灵活性差,好处是字节的利用率高。前者价格比后者贵近一倍。
确定IC卡类型
首先,分析IC卡在将来应用中的使用领域,从而决定了将来编程的数据流和模块的组成。从各种应用抽象出数据类型、格式、长短,为编程做准备。其次,设计IC卡的一些自身属性,如卡的颜色,背面提示内容及打印方法,流水号的编码方法,卡的读写机具及卡采用的密鈅安全机制等。最后,开始相关程序的编写,并嵌入到业务程序中去,在有效测试和试运行后,深圳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率先投入使用。
现实使用中的难题
但是正式投入使用后,与意愿相违的现象使得IC卡没能得到很好地实施,主要得因素有:
1. 随人因素的采集有一定难度,主要集中在职业类别、违章、肇事纪录等无法获取,另外婚姻状况个人嗜好属于隐私,客户不愿填写或获取的数据不真实,有些信息重复,如身份证中已有年龄和男女性别,就不必重复填写。
2. 机动车辆类型无法编码,这项非常巨大的工程必须由相关行业比如交通管理局、汽车制造商协会来协助处理,单单靠保险行业是无法完成的。
3. 背面明示信息的处理办法最终不尽如人意。
4.目前深圳车辆保险市场IC卡中只有公共信息是统一的,其它都没有统一,如卡类型、机具类型等,为今后信息交换、共享埋下了障碍,这方面应该多参照深圳交通"一卡通"项目的组织和发行方式。
5.卡背面明示书写不当作废的卡数量在逐渐增加,而且由于客户保管不当造成丢卡、遗失卡的现象增加,加之客户一旦不在原承报公司续保时导致卡的浪费等等因素,补卡费用每年逐年加大。
6. 获得的数据质量差,而且二次利用率低。
为何在使用中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在没有规范各家公司计算机信息化标准的前提下,在车险市场使用IC卡的时机尚未成熟;即使启动该项目,也应该在标准化和互换性上下大工夫,关键的环节是IC卡应该由一家中立的单位统一来购置(费用由各单位分摊)和发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客户妥善保管保险卡(各公司得保险IC卡不能互相兼容互换,公司之间没有一个兼容的平台是目前保险业很难打破得壁垒);另一方面,各保险公司应该紧紧围绕如何提供卡的附加值和服务功能上下大工夫,使保户爱惜自己手中的卡片。早在1998年中国人保深圳分公司就多次组织研究如何使用IC卡来向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以树立公司忠诚服务于客户的经营理念,为此首先发行了一千多张8K的CPU 卡作为一些试点,后因保监会推广该项目而中止,所以中国人保深圳分公司在该项目一开始就努力寻求在自有信息中加入有服务特色的内容,从而使IC卡有增值和延伸服务的功效,也促使客户更加珍视手中的IC卡。看来IC卡若要成功应用起来,还涉及很多客观因素,需要整个保险行业的密切配合,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