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而创新教育更是现代教育的三大主旋律之一。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没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学生,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是我们的共识。今天,高举创新教育之旗,龙中向我们走来:这是一所从观念到行动,处处浸透着创新激情;从老师到学生,人人蕴涵着创新活力的学校。它视创新为不竭的源泉,它视创新为永续的生命,创新,伴龙中走向未来。从今天起,让我们透过多维的视觉空间,从虚拟的网上世界里、在彩色的平面媒介上、从互动的多媒体信息亭、再沿着宽阔的成龙大道走进龙中校园,全方位地亲近龙中,感悟龙中,去探究它那独特的创新精神,去领略它那奇特的创新魅力…… 点播锄头,“挖开”央视演播厅 2002年 4月 18日,深受全国青少年朋友喜爱的中央电视台第 10套《异想天开》节目播出了四川省龙泉中学学生发明的“点播锄头”,受到了在场嘉宾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近日,记者来到了龙中,采访了“点播锄头”的发明者、初三年级的朱小波、郭玉佳两位小朋友。据小朋友们介绍,“点播锄头”是在锄头的已有功能上附加上播种功能,把锄把部分做成空心,并把种子定量调节、释放装置隐藏在内,使用时可控制种子的出入,在打窝的同时实现定量播种。在场嘉宾、清华大学的董地对“点播锄头”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是在一件传统的农业工具上进行的改进,它的出现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民的传统耕种习惯,能实现打窝、播种、盖土一道工序完成,方便、快捷,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三倍。据悉,“点播锄头”获得了四川省第 18届青少年科技发明一等奖,并在花果之乡的龙泉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使用。 龙中学子,“异想天开”进央视 2002年 5月 18日,来自成都龙泉中学的卜娜、杨宇秋两位小姑娘,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向观众展示了由她们亲手设计的“指纹防伪印章”,一举夺得本次《异想天开》节目的优胜奖。据《异想天开》栏目编导徐老师介绍,尽管防伪技术不断改善,但造假者始终有办法“以假乱真”,给社会和经济秩序带来极大的危害。在有关专家的倡议下,《异想天开》栏目向全国中小学发出了征集“防伪印章”的设计方案,并从上百个方案中选择了龙泉中学的“指纹防伪印章”、北京日坛中学的“隐形条码印章”和浙江温岭中学的“ DNA防伪印章”三种方案同台竞技。最终“指纹防伪印章”以其大胆独特的设计、未来可操作性赢得了现场观众一致称赞,被专家评价为“最可能实现的防伪印章”。据了解,这已是龙中第二次走进央视《异想天开》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龙中学子的风采。此前,他们设计的“点播锄头”也出现在了央视演播厅,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龙中“防暴椅”,三次进“央视” 2003年 4月 12日,中央电视台 10套《异想天开》和央视 4套国际频道连续 4次播出了龙泉中学学生设计的“出租车防暴系统”,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和关注。节目播出后,许多企业、公司相继联系龙泉中学,希望将这项设想方案产业化。“防暴椅系统”借鉴了汽车气囊装置的原理,当出租车司机遇到歹徒行凶时,司机可在第一时间启动按钮,弹出装置在出租车副驾驶座和后位座上的气囊,把暴徒向前瞬间挤压,使其不能动弹,从而将其制伏,让司机有逃生报警的时间。据悉,这已是龙泉中学学生在一年内连续 3次走进中央电视台节目,龙泉中学的科技创新活动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龙中“机器人”,出征全国大赛 2003年 5月初,龙泉中学接四川省教科所通知,鉴于龙中在四川省中小学智能机器人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将作为西南地区的唯一代表,参加于 8月份在山东潍坊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智能机器人大赛。据介绍,“普及机器人文化”被列入国家“ 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并越来越多地走入中、小学校,给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成为青少年培养能力、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等素质的智能平台。据了解,智能机器人科创活动虽然在龙中起步较晚,但起点高、普及面广、进步快, 2002年 6月,龙中首次组队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广茂达杯”智能机器人大赛,就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在这之后,龙中成为了四川省机器人大赛的培训和集训基地。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