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产业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在因素的制约。最影响产业的外部因素既有可能带来盈利的机会,又有削弱经济可行性的威胁;而产业的内部因素则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强项,又有不足以把机会转变成盈利的劣势。
产业的发展既要把握各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而获取收益,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也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因自己实力不足而面对的威胁和措手不及而造成的损失。这种对优势(strength)、劣势(weaM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en)的评价在经营战略管理中被称作为 SWOT分析。
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条码产业已经进入了产业的起飞阶段。在这种形势下,条码产业如何合理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恰当地确定目标市场,是关系到今后产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运用SWOT分析的思路来分析我国条码产业为发展现状。
优势 (s)分析
我国条码产业是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共同成长的。1991年ANCC代表中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标志着我国条码产业的正式诞生。中国的条码产业经过了15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技术基础和行业应用的经验。从行业内部来看,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路径优势
中国的条码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它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我国的条码产业从发展伊始就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从高起点切人。这使得我国的条码应用从一开始就与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同步。待到条码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资金、经验积累以后,再转人自主的研发过程。而这时的研发是在前人成果上更进一步的探索,同时也是在经验积累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研发。这种研究结果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能够更加适合中国的企业应用。这种发展模式的选择使得条码的应用和技术研发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两者的健康速成发展。这也是我国条码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所在。
2、技术突破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开始摆脱美国日本在条码技术上的垄断。中国人自行研制的二维码已经通过鉴定并进入了应用阶段。龙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龙贝码和深圳矽感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CM二维条码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技术装备领域也出现了象山东新北洋、福建新大陆、沈阳先达、沈阳凯泰、上海力象等一大批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的公司,产品从条码打印机到数据扫描、采集一应俱全。
3、产品多样化
新华网山东频道8月31日电 (记者 刘海民)坚持以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为核心,巩固、完善和发展“菜篮子”商品质量监测网络体系,正使愈来愈多的青岛市民放心手中的“菜篮子”。
不断扩大监测范围。目前,青岛的无公害蔬菜监测面已经从立足市内四区市场向县级市城区市场、产地批发市场拓展,全市城乡各类批零市场已设立检测室(点)125处,其中周边五市三区30处,城乡互动的监测网络正在形成。监测领域立足批零市场,向生产加工环节前移,向集团消费领域推进,目前已在19个蔬菜生产基地、配送公司和消费单位设立了检测点,从源头检测到进货把关的全程监控体系已具雏形。监测品种立足蔬菜、猪肉等品种,向粮油、水果、水产品、豆制品延伸,基本覆盖了重点农副产品。
进一步加大了监测力度。2004年以来,青岛集中力量,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和重点项目的质量检测。蔬菜以农药残留检测为主,根据不同季节蔬菜病虫害特点,确定每月重点检测品种。在占市区蔬菜交易量80%的抚顺路、华中和城阳等三大批发市场,推行了重点品种全批次检测。目前,市区各监测单位月均抽检蔬菜样品已达4万多批次。针对近年来猪肉“瘦肉精”残留多发态势,在以供应市区为主的七家市级生猪定点屠宰厂,全面开展了“瘦肉精”检测。市有关部门建立了月度例行抽检制度,加强对全市检测工作的监管和指导。
强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2003年3月份以来,青岛市内四区各批零市场全部与市场固定业户或供货商签订《质量责任协议书》,先后协议销毁超标蔬菜1381批次,4.68万公斤。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条形码标识管理系统,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得以强化。青岛还从2004年4月开始启用了检测人员条形码管理系统,统一更换了新型“蔬菜检测公示牌”,“蔬菜检测合格证”全部附带条码标识,信息化质量安全责任追溯体系开始建立。
深入开展创建“农副产品绿色市场”活动。针对各个市场基础设施、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不一的实际,青岛把建立健全进货检验、索证索票、封存销毁、责任追溯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作为贯彻《农副产品绿色市场》国家标准的重中之重来抓。自2003年6月以来,青岛市内四区先后有63家批零市场参与试点创建活动,其中35家被确认为“青岛市农副产品绿色市场创建单位”。在创建活动中,市区5处农贸市场改建为超市,11处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有效地提升了“菜篮子”商品流通市场的经营档次、管理技术和设施服务水平。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