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无线射频电子标签(RFID)、产品电子代码(EPC)、互联网三个元素的有效组合,孕育出正在改变世界产品生产和销售管理的网络系统,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对每个产品跟踪的全新理念。它将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物流革命,并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EPC应用分析
自1999年提出EPC物联网的构想到2003年,短短的几年时间,Auto-ID中心已经完成了EPC应用方面三个阶段示范实验:一、货堆试验阶段,2001年9月28日,MIT实验室成功的异地读取了宝洁公司位于密苏里州杰拉杜角的工厂货盘上的Boundy纸巾的电子产品码。二、货箱试验阶段,2002年2月,美国多家大公司将包装盒上配有EPC标签的货物在全美选定的几个配送中心和零售商之间运输,数据传输量大大增加,系统仍然运行良好。三、单个物品试验阶段,2002年底,Auto-ID中心将标签加载到单个物品上,测试系统处理更大数据量的能力,2003年秋季发布了EPC核心标准1.0。
截止今年2月20日,全球EPC最终用户已达90家,其中美国有70家,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有20家;解决方案提供商有75家,其中美国有50家,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有25家,计划到2004年底将有400家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按照EPC发展构想,大概经过3~5年的时间,其将应用于生产企业、配送中心、零售商以及运输、仓储等环节。预计货箱和托盘将在2005~2007年间将在大型零售商使用,而实现产品和地方应用的扩张阶段得等到2008~2012年,成为标准的时间最早在也就在2013年。而单品和货架的应用时间更要推迟,大型零售商使用时间可能在2007~2009年,而扩张阶段在2010~2014年,成为标准要到2015年以后了。Auto-ID中心调查并预测了EPC电子标签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速度和应用层次(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EPC全球应用粒度时间表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将来
杂货 货堆 货箱 物品
电子消费品 货堆 货箱、物品物品
保健品 货堆 货箱物品
媒体 货堆
医药 货堆 货箱、物品
玩具 货堆 货箱、物品
服装 货堆 货箱、物品
表二:EPC单品应用时间表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将来
杂货 25% 50% 100%
电子消费品 25% 75% 100%
保健品 25%
媒体
医药 25% 75% 100% 100%
玩具 50%
文具 100%
武器 100%
资料来源:Auto-ID中心
EPC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和生产作业管理水平,在自动仓储库存管理、产品物流跟踪、供应链自动管理、产品装配和生产管理、产品防伪等多个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EPC的应用,将在减少流动资金,降低库存存货,减少最小存货量,减少固定资本需求量,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在不同的方面给零售业、制造业和运输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
零售业应用方面,不但能增加企业利润,还可以尽量的减少企业投资。一方面可以提高定单供品率,增加产品可获取性,这将很大程度上减少商品脱销现象的产生,对于收入的增加,作用将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也能一定程度的减低成本。EPC的应用有利于零售商降低运转费用,提高运转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货物损失和非流通存货量。
制造业应用方面,既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又可以降低投资额。EPC的应用,一方面将减少滞销和脱销,从而带来企业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产品退货率,减少配送与运输成本。
运输业应用方面,EPC可用于资产的管理、追踪和维护,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可自动获取数据,从而规划产量,降低取货和存货成本,实行分组管理,提高运作效率;在安全性方面,可用于货物真伪表识、自动通关以及运输路线跟踪;在质量管理和客户服务,可提高调度准确性、送货可靠性和送货效率;资金管理方面,可由此确定交易定价,并监控转包商,降低数据存储成本;收益率方面,可减低索赔、保险费用,并提供新信息增值服务。
EPC广泛有效的应用和物联网的建立,将给消费产业的流通带来革命性的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因此EPC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受到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各个国家EPC发展概况
国际组织EPCglobal的全力推动、国际大企业的应用需求和发展步伐、射频技术的日趋完善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使EPC和物联网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美国沃尔玛,美国国防部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的很多生产和零售企业都制定了在2004年到2005年实施电子标签的方案。
美国EPC发展概况
美国EPC技术的推广应用主要是靠政府支持和企业推动。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有100多家企业承诺支持EPC应用,这其中包括:零售商沃尔玛;制造商吉列、强生、宝洁;物流行业的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以及政府方面国防部欧洲应用试验。
去年年底吉列公司采购了5亿个RFID标签,而零售商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公司则下了150万个RFID标签的采购订单,作为其5000家连锁店的服装标签。世界零售业巨擘沃尔玛公司表示,要求其前100位供应商在2005年1月底之前都必须在货箱上贴上EPC标签,2006年底的时候,沃尔玛的所有供应商都采用EPC标签。沃尔玛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资30亿美元,采用货物追踪新技术保证货物供应。
美国国防部也积极支持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去年10月份,美国防部草拟了RFID应用政策,要求所有供应商尽可能在2005年1月的时候在所有的物品至少是包装盒上使用RFID标签。
日本EPC相关技术发展
在日本,日本经济产业省已于2003年10月提出了电子标签的应用普及策略。日本推广电子标签的策略着重于两个基本点,一点是电子标签的相关技术标准,另一点是标签的低价化。
众所周知,日本是采用开放型的经济体制。鉴于许多企业进行国际交易的现状,如果不是采用国际标准的话,就不能成为标准。因此把基本规格制定成一个国际标准,对电子标记的普及是不可缺的。在标准化过程中涉及两个方面:商品编码和IC标记的技术规格。
日本已经提出了商品编码体系标准的三个必要条件:业际性、国际性和互换性。今年年初,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已召开研究会,制定了电子标记的商品编码体系的统一化方案,并于5月份向国际标准机构ISO提交。不久,日本将公布商品编码体系的国际标准。在IC标记规格的标准化方面,日本也提出了标准国际化的目标,除了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外,还积极与EPCglobal、ISO标准接轨。
标签价格方面,日本提出的目标是标签价格降低至3~5日元/个。日本经济产业省和产业界成立联合技术开发项目,计划用两年时间,实现以具有国际标准的低成本电子标记为基础的技术开发,包括开发低成本天线制造技术,开发低成本装载技术,开发国际标准的UHF的IC贴片。为此,日本成立了技术产业联盟,约有100家企业参与有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NTT集团、KDDI、索尼、日立、东芝、NEC、丰田汽车、东京电力、日本通运、日本铁道货物、京滨电气铁道公司、三菱—沃尔玛、石川岛播磨重工等国际知名企业。另外,日本还计划在近一两年之内,首先在家电、服装、书刊和食品流通等四个产业界建立行业试点来推动EPC技术的应用。
加拿大EPC发展计划
在加拿大,随着EPC技术的成熟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加拿大商业界已经意识到尽早致力于EPC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参与EPC技术国际标准的制定将获得巨大的利益。那些早期参与EPC项目的公司将在EPC网络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由此,加拿大EPCglobal已经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
2004年,EPC加拿大将制定EPC商业计划,并逐步在加拿大推广该技术;代表加拿大工业界参与全球EPC标准开发和管理过程,结合加拿大用户的要求参与制定2.0标准;为EPC网络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公共政策、培训终端用户和技术方案解决商、让加拿大用户及时了解EPCglobal动态、培训终端用户如何应用EPC码和EPC网络、培训方案解决商提供有关EPC编码和EPC网络的技术、出版EPC商业应用案例、建立EPC培训机制,举办论坛、演讲进行交流,宣传EPC网络的商业价值;建立与加拿大基础技术和系统相兼容的EPC标准。其目的是形成一个为加拿大各公司提供应用解决方案的数据库,建立加拿大应用方案解决商及用户委员会,引发对EPC技术的巨大需求,引导加拿大各行业EPC应用。
新加坡EPC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加坡资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新加坡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物流及服务业的生产力,为射频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2003年7月EPCglobal开始在新加坡的推广。新加坡物品编码理事会是新加坡EPCglobal的主管单位,执行EPCglobal的注册、推广和应用工作。新加坡EPCglobal工作组由40位射频专家组成,分别来自厂商、软件公司、终端用户和政府机关等。工作组每年将举行四次会议,主要策划EPCglobal的应用试点。近期,新加坡将进行仓库管理和国防部应用试点。
目前,新加坡射频技术的主要应用于公路上汽车流量管理、汽油站加油付款管理、停车场自动付款管理、SARS控制及追踪、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农粮局的管理。
在非典期间,新加坡将射频技术应用在SARS控制及追踪系统上,记录到访医院的探病公众,以便出现SARS的症状时,快速的隔离到访者。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开发了用射频的系统。并成功注册了专利权。现在已经有九百万册图书装上了射频系统,实现了借书、还书及图书馆管理自动化,节省费用,并为公众提供便利。新加坡国家农粮局应用射频系统,把射频晶片注射入受国际保护的活金龙鱼的体内,方便了养鱼坊对金龙鱼的繁殖及管理。因此,新加坡人工繁殖的第三代金龙鱼也成功走进了国际市场。
EPC在新加坡的发展前景无限。最近,新加坡市场兴起了一股EPC热潮,受到了新加坡物流业、超级市场业的重视,包括新加坡国家航运公司、新加坡国防部、相关研究院以及射频晶片生产商和射频系统供应商对此广泛关注。
欧洲EPC发展情况
当各个国家都在紧跟EPC技术发展的时代,欧洲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不甘落后,特别是英国和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可以说,欧洲的零售业界是最先意识到EPC技术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优势。欧洲将于2006年9月开始使用EPC标准。目前,欧洲许多大型企业都纷纷进行EPC的应用实验。
英国的零售企业Tesco早于2003年9月基本结束了第一阶段的试验。试验由该公司的物流中心“National Distribution Centre(NDC)”和英国的两家商店(St. Neots与Peterborough)进行,对NDC和两家商店之间的包装盒及货盘的流通路径进行追踪。在使用915MHz频带中取得重大突破。2003年11月,Tesco公布了使用无线标签的计划。要求前100位供应商在2006年9月4日起必须在商品包装盒上使用无线标签进行物流管理。与此同时,德国最大的零售集团Metro也积极推动EPC技术的应用。今年4月,Metro建立了一家应用EPC技术的试验性“未来商店”,包括IBM,NCR,Wincor Nixdorf,Hewlett Packard,Cisco,Mettler Toledo,Symbol technologies,Oracle,Chep,Gamble,Kraft Foods,Gillette和Coca-Cola等在内的多家大公司参与了这个试验,目前他们正在等待进一步的反馈信息。
中国应对策略
我国EPC和物联网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其应用发展任重道远。面对EPC和物联网时代的快速来临,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和物联网有关的研究基地和队伍,从事主要相应技术上的开发,支持试验性项目,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建立,并逐渐地建立中国相应的法规。中国企业的产品要想加入国际主流流通渠道,就需要跨越信息交换技术新的门槛,使用符合EPC标准的电子标签技术。
就目前而言,中国近期应对策略主要放在EPC技术跟踪和研究、国际标准研究和频率选定研究方面,逐步实现相关技术与标准的本土化,积极与产业界合作建立试点,并进行推广。同时在标准引导下,率先推广一些非EPC的应用,为EPC的应用做铺垫。
中国标准化协会EPC与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工作组在跟踪国际EPC发展信息和技术发展趋势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建立了EPC技术同盟和用户同盟,在国内各行业大型企业内做了大量的EPC普及宣传工作,并在汽车、烟酒等6个行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年3月EPC工作组访美期间,与EPC国际管理机构、EPC技术研发大型企业、国际风险投资集团进行了广泛的接触,访问取得圆满成功。工作组在4月建立了国际EPC技术发展演示中心,使国内更多的企业更好的了解EPC。
从长远的角度看,技术和标准的本土化是必须的。一方面,技术和标准要由吸收、引进向研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发展,并逐步的推广,达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基础研究工作至关重要,不能忽视;另一方面,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工作也要按部就班来实施,不能落后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RFID应用推广方面,做到标准化先行,由非EPC应用推动EPC应用,逐步实现非EPC向EPC过渡。
综观全球EPC发展,其发展速度飞快,研究和应用EPC俨然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显而易见,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就很容易被发达国家形成技术贸易的壁垒。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开展EPC研究和应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