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小条码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1.12.23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在革命老区湖南省平江县,酱干、豆腐乳、火焙鱼等风味食品的制作是当地老百姓的拿手好戏。但从沿街叫卖、卖不完的就拉回家当饭吃,到年产销突破12亿元,人均增收84.6元,成为遍布全国31个省市的大产业,小小的条码竟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杆秤、几只盘、一辆破车,这就是朱检珍当年的全部家当。1994年,在县酱制厂干了一辈子的老朱,没想到快退休了遇上企业倒闭。为了维持一家人的开销,老朱只得开了个 小作坊,干起了老本行———酱干。无包装、无明确标价,只能随行就市凑合着卖。每天做个20来公斤,遇上货不好销,又不懂保鲜,转眼便成了废品。

 

   1996年,老朱的朋友从香港带来了几包小食品。拆开精美的包装,味道却比自己做的差了许多,而200克的食品竟卖到了6元钱,老朱呆住了。怎样把自己的产品送到超市里去卖,成了老朱的心病。到处取经到处打听,才知道食品进入商场、超市前必须要申办条码才行。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老朱到平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自己的酱干系列产品申办了条码。

 

   1998年初,成为全县第一个拥有酱干条码的老朱,添置了真空包装设备,于4月份投入生产。由于工艺独特、味道鲜美,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当年便打入了岳阳、长沙、武汉、广州的各大商场和超市。新增的豆腐乳、火焙鱼、剁辣椒等产品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老朱的成功,让周围的乡里乡亲羡慕得一塌糊涂,纷纷向老朱讨教。老朱也不保守,说秘诀就是“质量技监局帮我们办了几个小小的条码”。于是,平江县质量技监局仿佛掌握了致富的金钥匙,老乡们纷至沓来。有咨询的、有等不及就要办条码的,一时间,质量技监局的干部们从“人人躲”变成了“人人抢”的热门人物。

 

   目前,平江县已有传统食品生产企业306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近50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近30家,年销量达12亿元,成为平江县的支柱产业。在增加就业的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仅此一项,全县人均增收达84.6元。

 

   凭借小条码,平江传统食品走向了全国,也让这个在清朝就享有盛名的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

 

   

 

 

 

无锡条码|条码软件|条码打印机|条码扫描器|条码数据采集器|条码标签纸|标签纸印刷|条码碳带|条码机维修|宜兴条码|江阴条码|苏州条码|无锡条码公司

服务热线:0510-85740015 18912359919 传真:0510-85740026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扬路123号金阳大厦2-603
无锡斯康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1998-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205493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