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规定,从今年3月1日起,在广东生产的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家用电器等11种预包装产品,应当标注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今天(24日),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再次在全市开展商品条码指导性检查,发现广州的商场仍存在着商品条码混乱的情况。
在新大新百货公司,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广州分中心刘艳玲主任将检查的商品条码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上查询:“我们将条码输入去查一查是不是这个企业生产的,从而可识别这个条码是否假冒。产品条码13位,但我们输入去,690或691字头,我们只要输入7位就可看到是不是属于这个生产企业。”新大新百货公司负责人表示,这11类商品凡是没条码或条码不合要求的,都不会上架销售。
在北京路一大商场,一种化妆棉产品本来有条码,但上面又加贴上企业自编的条码。检查人员还发现一种广州产的猫咪玩具的条码不是中国使用的条码;捆绑在一起的两种朱咕力食品本来各自有条码,但经销单位再加上自编的条码。使用国际商品条码可以对产品的来源和流向进行跟踪,乱编条码则给管理,特别是食品的监管带来混乱。广州市质监局检查了广州市6家大中型超市的600多件产品,发现近两成多的条码存在问题,未标注的占60%,以玩具玩具和药品最多,假冒的占18%,使用已注销的条码占15%。带队检查的广州市质监督局副局长陈树新说;(录音)“准备再用个把两个月,进一步加大对商品条码这个政府规章的宣传力度,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使应该使用商品条码的企业都自觉按省政府规定应用商品条码,7月1号以后,我们就进行全市性的执法大检查。”
据了解,违反规定的,可处于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