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质监部门对青岛市的食品标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不规范的食品标签和条码约占两成左右,主要存在于一些规模、产值比较小的食品生产厂家,保质期、添加剂、虚假标注等是主要问题。
食品标准遭遇不规范侵蚀
食品标准遭遇不规范侵蚀,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问题:
◆ 企业的标准没有到质监部门复审,使用过期作废标准;
◆ 产品标准使用不当;
◆ 食品标签强制标示内容标注不全;
◆ 利用食品名称、字号、颜色迷惑欺骗消费者;
◆ 净含量标注短缺量及字符高度不符合要求。
虚假标注误导消费者
“食品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据青岛市技术监督科技信息所所长宋传民称,“国家标准是最基本的标准,食品标准是抓好食品安全的基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既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遏制假冒伪劣行为,保证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也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达不到相应的标准,除了自身标准意识淡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打“擦边球”,浑水摸鱼。
“食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仅误导消费者,而且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安全。”青岛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还称,“目前,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标准并不熟悉,食品标签到底有哪些规定,QS认证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食品才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很多消费者尚在云里雾里,很容易误信生产企业的虚假标注,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事故的发生。”
食品标准走进百姓生活
食品安全是质监部门监管的重中之重,食品不达标准问题引起市质监局的高度重视。市质监局将一方面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打假查劣的力度;一方面加大食品安全及食品标准的宣传力度,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及食品标准的相关知识,学会看标签识商品,让食品标准走进百姓生活。
青岛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说,青岛质监部门将加强食品标准备案的管理,开展已备案企业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凡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要求,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和超过备案有效期限的企业标准一律取消备案;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其企业标准不符合准入要求的,一律取消备案。
同时,市质监局积极开展“食品标准走进百姓生活”的标准宣传活动,质监人员走进商场、超市,现场向消费者讲解QS、食品标签等相关知识,指导消费者如何选购食品,了解净含量的标注要求,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辨别技能。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