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市场上商品条码的应用情况,提高商品条码印刷质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大连办事处今年对大连瓦房店市大连友嘉购物有限公司长兴购物广场分店进行了市场调查。
这家超市营业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商品品种总数超过了12000种,其中,有商品条码的商品10000种,占商品总数的83%。大连办事处对其中食品、饮料、服装、化妆品及日用百货等领域的3916种商品条码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共有53种商品条码存在质量和应用的问题,不合格率为1.4%。
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质量问题突出集中,规范印刷势在必行。
1、透明底、印刷质量不合格造成拒读的共有24种商品,是最突出的问题。为此,建议系统成员在印制条码时,一定要选择有“商品条码印刷资格证书”的企业,来保证条码质量。同时,也提醒系统成员和印刷企业,透明的薄膜包装物不适宜直接印刷条码,应先印上白色或黄色、橙红色墨作衬底,然后再印条码;印刷时,尽量选择耐候性好、受力后尺寸稳定、着色性好、油墨渗透性小、平滑度及光洁度适中的材质;还要注意控制油墨的用色,使油墨密度均匀、色相饱和、纯度高,最好在印刷条码前先测定某种油墨在红光下的反射率是否达到要求。
2、有6种商品存在条码不唯一性。商品条码应遵循唯一性、无含义性、稳定性的原则。如江苏某企业生产的两种空气清新剂,一种是70克的香橙清新剂,另一种是88克茉莉清新剂,在名称、规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不能使用同一个商品条码的。
3、另外,还有6种商品存在放大系数过小,右侧空白区尺寸不够,条码印刷位置不当的问题。
二、冒用、冒充商品条码,管理仍需加大力度。
条码应用方面,分别有8种商品冒用他人商品条码和8种店内码冒充商品条码的情况。还有一例是哈尔滨某企业使用的条码是697打头的,假冒商品条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中对商品条码、店内码的使用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且经销商也应该按照规定,在进货时,应当查验与商品条码对应的《系统成员证书》或者同等效力的证明文件。
针对调查结果,大连办事处要求生产企业应注册使用属于自己的厂商识别代码,并按标准要求设计印刷条码,选择有“商品条码印刷资格证书”的企业印制条码。对条码质量进行跟踪监管,全面保证条码质量。大力宣传条码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管理,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条码,追溯源头,对出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并适当给予处罚。同时也要求超市、商场在进货时必须查验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系统成员证书,并确认其有效性。不放松每一环节,共同保证条码质量,促进条码发展。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