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我国将实现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 确保药品质量
发布时间:2012.10.12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2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下发关于印发《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的通知,提出要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保障药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安全;同时提出,将适时启动高风险医疗器械电子监管试点工作,探索对原料药实施电子监管。

    作为《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等未来医药行业发展顶层设计的配套文件,电子监管规划将促使药品的价值链条更加透明化,这将在保障药品安全、提高药品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确保药品质量

    该规划指出,要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保障药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最有力地打击假劣药品行为,最快捷地实现问题药品的追溯和召回,最大化地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记者看到,规划文件制定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任务,明确给出了全品种、全过程实现电子监管中,各项工作具体落实的时间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

    对于规划的下发及其具体要求,林建宁认为,国家对药品提出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编码监管,是中国在药品监管方面的创新之举,在全世界领先,其对保障药品安全很有意义。

   “国家已经下发了药品流通、医药工业,以及药品安全的‘十二五’规划,本次药品电子编码监管的规划文件将作为各个规划推进实施的监督工具。”国药控股高级医药研究员干荣富向记者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市场确实存在假药劣药的生产销售行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隐患。

    干荣富认为,“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医药产业升级调整的关键时刻,国家连续出台的系列“十二五”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药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全面升级。

  企业积极应对

    林建宁指出,全品种全过程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推进,将对中国药品市场竞争环境的持续净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今后,市场不规范经营行为将被遏制,非正规渠道经营以及体外循环销售流通等违法行为的成本将大大提高。

    林建宁分析说,短期内,启用电子码会令企业的管理成本有所增加,企业需要逐步适应和消化,但是从长远来看,在市场环境得到净化后,企业对产品质量与流向的把控能力得以提升,规范的企业应该欢迎行业的严格监管。

    另外,专家认为,电子监管在终端也将体现效果。比如,一旦电子监管平台数据与医保税务系统实现对接,就能够对医保药品的使用进行监督,尤其是对在药店违规使用医保卡的行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企业目前已经提前进入了电子监管体系建设的筹备工作中,比如华北制药目前全部药品具备电子监管码赋码条件,比国家要求整整提前了4年。

    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青告诉记者,公司在完成国家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的要求后,同样也在积极筹备其余品种的赋码工作。

    干荣富说,作为新医改信息工程完善和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工商和零售企业都在积极应对支持国家的电子监管码工作。

 

无锡条码|条码软件|条码打印机|条码扫描器|条码数据采集器|条码标签纸|标签纸印刷|条码碳带|条码机维修|宜兴条码|江阴条码|苏州条码|无锡条码公司

服务热线:0510-85740015 18912359919 传真:0510-85740026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扬路123号金阳大厦2-603
无锡斯康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1998-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205493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