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29 2008年5月15日下午,山东省质监局、省经贸委、省工商局联合举行山东省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信息发布会。省质监局谷源强副局长通报工作信息,省经贸委整规办赵慧同志、省工商局宋顺祥处长参加发布会。省质监局电子监管网推进办郭大雷同志主持会议。大众日报社、山东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经济导报、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参加了信息发布会。
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以下简称“电子监管网”)是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预防为主”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两个链条、两个体系、一个网络”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建立的国家级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电子监管网的建设是加强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
在信息发布会上,省标准化院钱恒副院长介绍了电子监管网系统。它是提供面向政府、企业、消费者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它为每件产品赋予唯一的电子监管码,将监管码对应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动态信息实时采集到数据库中,从源头实现质量监管、跟踪追溯、索证索票、产品召回等信息技术服务。实现建立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电子监管链条,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电子监管链条。为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提供了信息技术平台,成为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络。
省质监局副局长谷源强在会上指出,加大我省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是提升我省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和监管模式的新的探索,是加强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国家质检总局与商务部、工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国质检质联[2007]582号)后,我省三部门迅速响应,按照国家三部局的要求,制定了我省今年电子监管网的推进工作目标,强调了企业入网赋码的时间期限,同时就企业入网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查处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谷源强副局长强调,今年我省的任务目标为9类69种产品生产企业完成入网赋码工作。他们分别属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及CCC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管理范围。已获证的企业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产品的入网赋码过渡,过渡期内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入网赋码工作的将予以查处,对涉及奥运食品供应商的企业产品,必按照要求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入网赋码。
目前,我省已完成对省内9类69种产品已获证生产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共涉及2850家企业的产品的入网赋码工作。其中1450家企业的3类16种产品需要在6月底以前完成入网和赋码,占我省今年任务目标数的51%。同时,结合山东质监金质工程在企业信息化监管方面的突出优势,实施“三位一体”电子监管体系建设,在全省区域监管信息系统和食品企业视频监控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协同工作平台布设,实现企业信息的最大化共享,形成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时时调度、面面督促的良好态势。
在信息发布会上,来自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就自身产品加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相关情况,以及产品入网赋码上市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