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政府在青岛召开了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山东省质监局副局长张闽生参加了会议并从标准化的角度就山东省物流工作做了大会发言。在发言中,张局长回顾了山东省物流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了物流标准化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山东省物流标准化的总体部署和工作措施。
张闽生副局长指出,标准是物流工作高效、有序发展的前提,物流标准化是保证物流系统统一和协调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山东省质监局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将物流标准化列入《山东省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纲要》。设立物流与自动识别技术试验室,开展EPC技术、GPC(全球产品分类)、GDS(全球数据同步)等前沿性研究,与中科院自动化所、NEC中国研究院、美国德州仪器研究院等合作,开展物流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学、研互动与交流。积极筹备建立由山东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流通和工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山东省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物流标准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大力推动条代码技术应用,保障物流业健康发展。目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山东分中心(设在标准化研究院)共为7047家企业8万多种商品注册使用条码。推广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公共信息IC卡,发展电子商务。把组织机构代码公共信息IC卡与电子商务数字证书相结合,启动了数字证书的发放试点工作,目前,全省共发放数字证书41万个。这大大加快了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的步伐。
在发言中,张闽生副局长强调,虽然山东省物流标准化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物流标准化相对比较滞后,这已成为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物流标准化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已有的物流标准应用推广严重不足。《物流术语》、《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等国家标准的推广应用存在严重问题,《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等国家标准应用率不足15%;
二、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工作滞后,物流企业大多停留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没有物流信息系统,缺乏面对新经济模式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这严重制约了物流业向物流信息化的高度发展;
三、缺乏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降低了整个物流过程的通用性与连贯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