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3年以来,内蒙古邮政物流业务继续保持自2002年下半年就呈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业务收入增幅一路攀升,成为拉动全区邮政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打破“瓶颈” 内蒙古是全国邮政系统内较早开办直递业务的省份。早在1994年,呼和浩特市邮政局就在全区率先开办了直递业务,当时叫“点对点业务”,是作为速递业务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开办的。之所以叫点对点业务,是因为办这项业务时邮车需到用户指定地点取货,然后直接运到用户指定接货地点交给收件人,中间没有其他环节。这项业务相对速递业务来说,受理的货物范围相对宽泛,较小受邮件规定的束缚,运输路线、接货地点也相对灵活,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因而开办的初期发展迅速,效益良好。但随着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企业和个人纷纷介入物流行业,内蒙古物流市场运能逐渐过剩,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邮政直递业务由此进入平缓发展阶段。为加快直递业务发展,内蒙古邮政部门开始将目光瞄向区外的市场。深圳、北京等一南一北两大市场的开辟,极大地促进了全区直递业务的发展,至2001年底,全区完成直递业务收入4430万元,同比增长82.8%。 内蒙古直递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但也暴露出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各盟市局各自为战,受车辆种类、数量的制约,竞争优势不明显,难以发挥全网优势形成规模经营的态势;各盟市局为自己局部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互相竞争;分散经营管理的运营体制导致直递业务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运营效益徘徊不前。内蒙古邮政的决策者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打破原有的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理顺和完善专业化经营机制,整合资源,发挥全程全网优势,实现物流业务的统一调度,规模经营,打造出一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公司化体制运作,市场竞争能力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优良,经济效益好的内蒙古邮政现代物流航母。2002年1月,内蒙古邮政快递物流公司正式成立,原分属呼市局、呼和浩特邮区中心局、包头市局、锡盟局、乌盟局以跨盟市和省际为主的直递业务及相关人员纳入快递物流公司管理,并成立相应分公司或直属车队,实行人、财、物具有高度集中性和独立性的垂直管理。物流公司内设综合办、市场经营储运部、信息中心、车辆管理调度室四个职能部室,负责物流业务的市场调查、开发、储运,信息采集、分析和管理;对所属直递车辆运行统一指挥调度和管理;对所属物流业务的开展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统计;协调相关单位开展物流配送业务。 组建“联合舰队” 物流公司尽管实力大大增强,拥有各式直递车辆100多台,但基础运输仍满足不了生产经营的需要,急需加大投入。可新成立的公司没有资本积累,运营资金又短缺,一时还拿不出钱来购置车辆。为解决这个矛盾,他们一方面依靠邮政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品牌争取到了厂家年初用车,年底付款的优惠政策,新购置了各种生产车辆36台。另一方面实行车辆融资租赁经营,即让司机出一部分购车款,司机和公司按利润分成,三年后车归司机个人,车辆运营期间的修理费由司机个人承担。此举既减轻了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的压力,有利于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到经营方面,又提高了司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公司的车辆运行时限和完好率明显提高,2002年公司的车辆运行时限准点率和完好率均达到90%。此外,在货运旺季,他们还引进社会挂靠车辆“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变竞争关系为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无形中壮大了邮政物流的运输实力。 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统一调度,实现规模经营。成立伊始,内蒙古邮政物流公司整章建制,建立了包括财务制度,奖惩考核办法、车辆管理办法、临时工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公司内部核算管理,他们统一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统一登记手续和时限频次,统一全网调度和结算,改变了以往各自经营时不结合实际盲目发展、粗放经营的局面。对外经营投标逐渐规范,以公司为主体的对外业务合作关系逐步确立,初步树立了公司的整体形象。为提高各分公司间的协作能力,2002年7月公司成立了北京经营指挥调度中心,主要负责区外的市场开发和协调各分公司驻京车队之间的业务关系,调剂各分公司之间的剩余运量。该中心正式运行后,加强对车辆的统一指挥调度和监控,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车辆利用率和运行频次。车辆利用率在原基础上提高15%,运行频次达到223次/月车,比原来提高68次/月车。他们根据业务能力和市场需求划分业务区域,进一步加大专业化经营力度,将散布在各盟市的冷藏车和厢式车进行合理调配,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专业分工,避免内部抢市场的现象,强化了各分公司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实力,形成了既联合作战、统一对外,又各有分工的局面。 争做综合服务商 整合后的内蒙古邮政物流由昔日各自在市场海洋中搏击的“小舢板”组合成了一支“联合舰队”,战斗力明显提高,而且更有利于全区物流整体业务的洽谈和集中统一运作,从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营运效益。2002年,该公司发挥“联合舰队”的优势,在稳固肯德基、蒙牛、伊利、海尔等大客户的基础上,新开发了山东鲁花、天津可口可乐等大客户,形成了呼市—北京—天津、呼市—山东、呼市—上海、呼市—江苏、青岛—呼市-银川等10多条固定运输线路。并开拓了“牛妈妈”的销售业务、朗讯产品的同城配送、仓储业务,打破了以前单纯提供功能性服务的局面,初步积累了发展现代物流,做一体化物流供应商的经验。2002年,公司完成业务收入2922万元,比2001年四个分公司的总体收入增加522万元,在全面扭亏的基础上,实现利润150万元。今年一季度,肯德基产品的运输线路由原来的两条增加到7条,蒙牛产品增至4条,运输范围由原来的山东全境增加到湖北、江苏等省,伊利产品也又签订了4条运输线路。2003年一季度,全公司完成业务收入945万元,同比增长121.26%。 尽管内蒙古邮政快递物流公司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业务种类比较单一,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这直接制约着邮政传统物流业务与现代物流业务的“接轨”。对此,该公司强调今后要树立“大物流”观念,充分发挥“两网三流”优势,努力开发个性化、高层次的一体化物流服务,从当前只提供功能性服务向提供从产品到消费的完整供应链服务转变,从一般的物流供应商转变为现代物流集成管理商。目前,该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呼和浩特市物流园区,他们拟利用原邮车站的场地改扩建成一个集信息、仓储、运输、分销、配送为一体的物流园区,集成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物流园区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内蒙古邮政物流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
来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条码技术